护理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栏目介绍: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征订信息: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高原旅行健康全攻略:从预防到应急的科学指南

时间:2025-06-10 16:18:40

高原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旅行者,但对于初次体验者而言,高原反应(简称“高反”)及相关健康风险是必须科学应对的挑战。尤其当旅行者本身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或呼吸道疾病,或携带老人、儿童同行时,更需系统性准备。以下从预防、适应、应急三方面提供详实指南。

一、行前准备:筑牢身体防线

  1. 基础疾病控制

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需在出发前1-2个月进行专项体检,确保病情稳定。高原缺氧环境会加重心脏负荷,未控制的上呼吸道感染可能诱发高原性心脏病,建议携带便携式血氧仪实时监测。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备妥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等药物,避免急性发作。

  1. 渐进式适应训练

通过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提升心肺功能,模拟高原环境可采用“间歇性低氧训练”——相当于为身体提前安装“氧气节能模式”。出发前3天起服用红景天等药物(需遵医嘱),如同为血管铺设缓冲垫。

  1. 物资清单精细化

除常规保暖衣物外,建议携带:

便携氧气瓶(每8小时补充1次,儿童用量减半)

电解质泡腾片(维持体液平衡,避免脱水)

高糖零食(如巧克力,快速供能)

二、抵达初期:48小时黄金适应期

  1. 行动准则:慢如树懒

首日避免洗澡、疾走等耗氧行为,活动强度控制在平原时的30%。老人与儿童需额外增加50%休息时间,如同手机开启“省电模式”。

  1. 饮食睡眠管理

采用“少食多餐”策略,优先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粥、面条),避免高脂饮食加重消化系统耗氧。睡眠时垫高头部15厘米,改善脑部供氧——类似调整汽车座椅倾斜度以缓解晕车。

  1. 环境应激应对

西藏等昼夜温差可达20℃,穿着建议采用“洋葱式叠穿法”。若出现血压升高(>140/90mmHg),立即静卧吸氧,并舌下含服硝苯地平(需医生预先开具)。

三、紧急情况处置:信号识别与自救

  1. 危险症状分级

轻度:头痛、恶心(每小时吸氧1-2升缓解)

重度:咳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征兆,立即下降海拔并利尿剂治疗)

  1. 儿童特殊应对

幼儿表达能力有限,需观察其“活跃度下降+食欲骤减”组合信号。备妥儿童专用退热贴与迷你氧气面罩,避免抗拒吸氧。

  1. 撤退决策机制

当血氧饱和度持续<75%或静息心率>120次/分钟,无论症状轻重均应终止行程——如同汽车油表亮红灯时必须加油。

四、季节差异策略

冬季高原含氧量较夏季低15%-20%,心脏病患者应优先选择5-9月出行。春季需防范沙尘暴诱发哮喘,建议佩戴防风护目镜+医用N95口罩。香格里拉等海拔3000米左右地区适合初体验者“阶梯式适应”,每上升500米停留1天。

掌握这些策略后,高原不再是健康禁区,而是可安全探索的秘境。关键在将医学原理转化为可执行动作,让身体与自然达成和谐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