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栏目介绍: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征订信息: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医护晋升高级职称门槛又涨了?2026年卫生职称评审风向标已然来临!

时间:2025-10-13 11:11:16

一、临床能力:从经验陈述到数据验证的华丽转变

核心变化:

病案首页成为硬通货: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机构的相关规定,病案首页数据已然成为临床能力评价的主要参考标准。其重点聚焦于疾病谱分布、手术难度系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关键量化指标。不仅如此,山东省还明确规定,临床医师需递交至少5例危重或者死亡病例报告,通过手术视频、诊疗方案及相关佐证材料来充分展现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行动建议:

建立病案管理档案:从现在开始,精心整理疑难病例、新技术应用案例,确保诊断编码准确无误,治疗记录完整无缺。

参与医院质控项目:主动投身到病案编码培训、临床路径优化等工作中,积累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

聚焦DRG/DIP付费改革:深入掌握医保支付规则,通过提高诊疗效率与质量,间接彰显自身的临床能力。

二、科研方向:从论文数量迈向转化价值的重大跨越

核心变化:

临床研究和技术转化的意义愈发凸显: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构将“技术专利”和“成果转化案例”纳入代表作评价体系之中,不再强制要求发表学术论文。温州医科大学更是设立专门基金,重点扶持疾病诊疗技术创新项目的研发,并规定研究成果必须申请专利或者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基础研究需紧密贴近临床实践需求导向,纯粹的理论探讨要清晰说明其在揭示疾病发生机理、改进诊疗方案等方面的实际价值。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点扶持的“恶性肿瘤细胞治疗技术体系创建”这类转化型科研项目,就具有极高的现实应用价值。

行动建议:

申报临床研究课题:重点围绕地方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发布的各类专项课题指南,如“精准医学”“中医药现代化”等,挑选有企业协同创新或者产业化转化前景的项目。

技术引进与本土化改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AI辅助诊断系统),联合多中心协作平台,对本院临床实践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形成具有权威性的临床操作规范或者专家共识文件。

三、教学带教:从隐性要求到显性考核的关键转变

核心变化:

量化指标纳入评审体系:山东省将“带教进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数量”以及“教学查房频次”列入高级职称评定的关键指标范畴,并且要求递交相匹配的教学课件以及评价数据作为支撑材料。上海市明确指出,在教学医院里申报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独立指导研究生工作的实际经历。

行动建议:

系统参与教学工作:担任住培导师、实习生带教老师,定期组织科室业务学习,并存档相关材料。

开发教学资源:编写教材、录制教学视频(如手术演示),并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公开渠道分享。

申请教学课题:开展医学教育方法研究,如PBL教学与模拟培训的教改成果。

四、基层服务与公益:从“可选动作”转变为“竞争优势”的显著升级

核心变化:

基层经历成为硬性门槛:2025年,浙江省规定,临床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前,需完成至少一年的基层服务,包括对口支援、健康扶贫等。山东省把“参加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列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加分项。

政策倾斜力度加大:援藏、援疆人员及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可免试晋升或提前1年申报。

行动建议:

记录公益贡献:要将义诊服务、健康教育讲座、社区筛查活动的影像资料、新闻报道或者官方认证文件系统地保存起来,着重记载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防控时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关注地方特殊政策:青岛市允许民营医院医师书面承诺两年内补足基层服务时长。

五、论文与成果:从“形式达标”转向“质量为王”的深刻变革

核心变化:

代表作制度全面推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部分省级职能部门均明确,科研人员可以把论文当作代表性成果,不过要给予临床病历、技术方案或者科普作品等多样化的佐证材料。河南省把“制定省级技术规范”列入核心评价指标体系当中,其地位和核心期刊论文一样关键。

行动建议:

精选代表作:选择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论文(如罕见病例报告、技术创新总结),避免发表与专业无关的文章。

探索替代成果:如参与指南制定、发明专利(需实际应用)、科普书籍编写等均可作为评审依据。

2026年的副高评审已然进入能力本位时代,评审的本质并非“门槛抬高”,而是筛选真正能解决临床问题、引领学科发展的医学骨干。医务人员应将日常工作转化为评审素材(如病案、教学记录、公益证明),并密切关注本地卫健委官网的最新细则,以更好地适应评审要求,实现职业发展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