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栏目介绍: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征订信息: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肝癌免疫治疗耐药机制新突破
时间:2025-08-08 16:05:07
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响应率是当前研究的核心挑战之一。尽管抗PD-1/PD-L1等药物已在肝细胞癌(HCC)等肿瘤中获批,但患者整体响应率仅15%-20%。从实验室发现到临床落地,这一转化过程犹如搭建一座桥梁,需跨越样本选择、数据验证和法规审批三重鸿沟。
靶点发现:从耐药机制到治疗突破口
复旦大学团队近期揭示,MerTK酪氨酸激酶通过双重机制导致肝癌对ICIs耐药:一方面激活ERK/SP1通路抑制铁死亡(一种依赖铁离子的细胞死亡形式),另一方面招募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营造免疫抑制微环境。这一发现源于对两类耐药小鼠模型和临床患者样本的对比分析,凸显了样本选择的精准性——需涵盖动物模型、治疗前后患者组织及多组学数据。例如,研究中通过蛋白图谱数据库(Human Protein Atlas)验证MerTK在HCC中的高表达,为靶向干预提供依据。
转化验证:当实验室数据遇见真实世界
靶点转化为疗法的关键步骤在于功能性验证。MerTK抑制剂Sitravatinib的联合治疗策略,通过促进铁死亡和减少MDSC浸润,在小鼠模型中显著提升抗PD-L1疗效。但动物模型与人体存在差异,需进一步通过临床前数据研究过渡。例如,肠道菌群代谢物乙酸钠(醋的主要成分)可增强ICIs响应,但需在山西等高醋摄入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验证人群数据与小鼠实验的一致性。这种从“培养皿到社区”的验证链条,常因样本异质性和数据可重复性而中断。
联合策略:破解单一疗法的天花板
临床转化需兼顾生物学机制与治疗场景的适配性。现有证据表明,免疫治疗响应率与三大指标强相关:
1.PD-L1表达水平:≥50%的患者可考虑单药免疫治疗(如帕博利珠单抗),而低表达者需联合化疗或抗血管生成药;
2.肿瘤突变负荷(TMB):基因检测揭示的突变数量越多,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的可能性越高;
3.肠道菌群调控:通过饮食干预(如醋)或益生菌调节微生物组,可能改善免疫微环境。
法规与个体化:最后一公里的博弈
即使机制明确,转化仍面临审批与个体化应用的挑战。以基因检测为例,采样需严格遵循规范:石蜡切片需11张8-10μm厚度样本,且第6张用于HE染色确认肿瘤含量>20%。而特殊人群筛查(如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需通过基线血检(淋巴细胞计数、IL-6水平)和影像学评估(CT/MRI)预测不良反应风险。这些流程如同精密齿轮,任一环节缺失都可能延缓转化进程。
医生与患者的共同语言
最终落地需弥合技术语言与临床需求的鸿沟。对医生而言,检测报告需明确标注PD-L1、dMMR/MSI-H等指标;对患者,则需通俗解释“为什么喝醋可能辅助治疗”——通过乙酸钠调节肝脏ILC3细胞功能,类似“唤醒沉睡的免疫哨兵”。这种双向沟通,正是转化医学从论文到病床的核心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