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栏目介绍: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征订信息: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济南甜沫:传统小吃中的营养密码与养生智慧
时间:2025-05-29 16:22:56
在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甜沫作为济南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咸香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早餐餐桌上的经典选择。这道以小米面为基础,融合花生、豆腐、粉条、菠菜等多种食材的粥品,不仅承载着“田姓善人舍粥”的历史传说,更在当代营养学视角下展现出均衡膳食的智慧。
传统配方的营养密码
甜沫的核心原料小米面属于全谷物,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其升糖指数低于精制面粉,能为人体提供持久能量。搭配的花生作为优质植物蛋白来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心血管健康;而豆腐则补充了大豆异黄酮和钙质,对骨骼和激素调节具有双重益处。粉条提供的碳水化合物与菠菜中的铁元素、维生素K形成互补,这种荤素搭配的模式暗合现代营养学倡导的“食物多样性”原则。老济南人强调“咸香中品出甘甜”的味觉体验,恰恰反映了食材本味在烹饪中的自然呈现。
微量元素的全谱系供给
通过分析甜沫的配方结构,可以发现其暗含完整的微量营养素链条:菠菜富含的维生素C能促进铁吸收,弥补植物性铁源生物利用率低的缺陷;花生中的锌元素与豆腐所含的镁共同参与人体300多种酶反应;小米面中的色氨酸则是合成血清素的前体物质,有助于情绪调节。这种通过单一餐食实现营养协同的设计,堪比“天然复合维生素片”,尤其适合快节奏生活中追求高效营养摄入的现代人。
季节性适应的养生智慧
传统上秋凉时节食用甜沫的习俗,体现了中医“因时进食”的理念。小米和花生具有温中养胃的特性,能缓解季节交替带来的消化系统不适;菠菜的膳食纤维配合粉条的滑润质地,既保证肠道蠕动又避免过度刺激。当温度骤降时,这碗热气腾腾的咸粥所含的复合碳水化合物能快速提升体温,其作用机制类似于“内置暖宝宝”,通过延缓胃排空时间维持身体产热。
家庭厨房的操作优化建议
现代家庭复刻这道传统美食时,可参考“先煮后调”的标准化流程:提前浸泡花生以减少烹煮时间,八角等香料不仅能去豆腥味,其含有的茴香醚还具有抗菌作用;小米面建议分次添加调糊,通过观察稠度动态调整水量。烹饪过程中需注意菠菜不宜久煮,建议最后放入以保留叶酸等热敏性营养素。搭配油条食用时,建议选择非油炸的全谷物版本,既能保持“酥脆配软糯”的口感层次,又避免摄入过量油脂。
从营养密度来看,每碗甜沫约提供12-15克完整蛋白,接近成年人每日需求的20%,其膳食纤维含量相当于200克西兰花。这种将粗粮细作、荤素混搭的烹饪哲学,为当代城市居民预防“隐性饥饿”提供了可行方案。正如古籍记载“田沫”演变为“甜沫”的误传成就了文化记忆,这道小吃跨越时空的营养价值,正在被现代科学重新发现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