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栏目介绍: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征订信息: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中国医疗体系变革:构建三级诊疗网络应对老龄化挑战

时间:2025-05-29 15:42:39

在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管理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我国医疗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2025年前将构建起以国家医学中心为龙头、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底的三级诊疗网络,这场变革不仅关乎医疗机构的硬件升级,更是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系统性重构。

一、评审标准升级下的医院转型

三甲医院面临"国考"新指标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等省属三级医院已启动2025年等级评审筹备工作,新标准将重点考核日间手术占比、微创技术应用等质量指标。以某儿童医院为例,其日间手术率从2020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38%,背后是麻醉评估体系与快速康复流程的全面优化。二级医院则需强化急诊急救能力,如省级机关医院通过建设胸痛单元,使心梗患者D2B时间缩短至90分钟以内,达到三级医院服务水准。

二、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效应

"医学航母"布局提速

根据"十四五"规划,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将形成"1+5+X"格局:1个委省共建中心,5大优势专科集群,X个跨省协作网络。这种布局如同医疗领域的"高铁枢纽",例如复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分中心,通过5G远程术中指导系统,将肝移植手术成功率提升至92%,带动福建肝肿瘤治疗水平跃升两个层级。此类中心预计到2025年将覆盖80%的百万人口城市。

三、社区卫生的"健康守门人"革命

基层医疗的破局之道

全国753家优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粤苏鲁三省占据近1/3席位,其共性在于构建"15分钟医疗服务圈"。广州天河区试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通过AI预诊系统将糖尿病管理依从性提升40%,这一模式正在向中西部推广。值得注意的是,大沥镇社区中心近期招聘全科医生时,要求掌握中医适宜技术与心理干预技巧,折射出基层服务能力的复合化升级。

四、疼痛管理示范体系的构建

从"忍痛"到"无痛"的跨越

在老年医学科建设中,30%的三甲医院已设立疼痛联合门诊,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有效率达89%。上海某医联体推行"疼痛日记"数字化管理,患者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上传数据,社区医生据此调整药物剂量,急性疼痛就诊及时率提高2.3倍。

五、康复医疗的全程闭环探索

三级康复网络的协同创新

江苏省正在试点"术后康复直通车",三甲医院完成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转至康复专科医院进行早期功能训练,最后由社区中心指导居家康复。数据显示,该模式使膝关节置换患者康复周期缩短28天,医疗费用降低17%。这种全流程管理需要建立统一的康复疗效评估标准,目前江苏已发布《骨科术后康复质量指数白皮书》。

在这场静默的革命中,医疗机构的功能边界正在消融。三甲医院不再追求"大而全",转而聚焦疑难重症;二级医院通过特色专科找到生存空间;社区中心则借助智能设备实现"小马拉大车"。当分级诊疗真正落地时,患者或将体验到"小病不出小区,大病精准转诊"的医疗新生态。这场改革没有旁观者,每个医疗单元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