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栏目介绍: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征订信息: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双抗药物市场增长迅猛中国药企加速出海
时间:2025-08-26 09:20:25
双抗药物凭借“一石二鸟”式的多靶点协同作用机制正重塑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格局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至2030年全球双抗药物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37.5%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中国药企通过技术突围与国际化布局正从“产品出口”向“全球价值链共建者转变掀起双抗出海新浪潮。
全球市场:技术迭代驱动千亿蓝海
双抗药物即双特异性抗体能同时识别两个不同抗原表位相比传统单抗具有更高靶向性更低脱靶毒性等优势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展现显著临床价值。Grand View Research《2024年双抗药物市场报告》显示全球双抗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2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26亿美元罗氏的Hemlibra(治疗血友病A)安进/百济神州的Blincyto(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标杆产品年销售额均突破50亿美元。
市场增长主要受三大因素驱动一是技术平台突破如基因工程改造Fc段优化等技术降低开发难度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0种双抗构建技术平台;二是适应症拓展从血液瘤向实体瘤自免疾病拓展如PD-(L)1/CTLA-4双抗已覆盖肺癌肝癌等大适应症;三是支付方认可美国FDA将11款双抗纳入突破性疗法认定加速上市进程。
中国力量崛起研发管线占全球三分之一
中国双抗研发已实现从“跟跑向“并跑”跨越据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中国双抗研发白皮书(2025)》截至2025年6月中国已有5款双抗药物获批上市(包括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友芝友生物M701等)另有83款进入临床阶段数量占全球35%。
自主技术平台成为核心竞争力。康方生物的Tetrabody平台通过四链结构设计提高分子稳定性其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单抗在复发/转移宫颈癌适应症中ORR(客观缓解率)达33.0%显著优于传统疗法;信达生物的CRIB平台实现双抗分子高产率表达CD47/PD-L1双抗IBI322已进入II期临床。
出海模式创新从“授权”到“全球共治”
中国药企通过多元化路径实现双抗出海License-out(对外授权)仍是主流模式2023年中国双抗领域License-out交易金额达45亿美元占全球同类交易38%(医药魔方数据)。典型案例包括:
企业 | 药物 | 靶点组合 | 合作方 | 交易金额(亿美元) | 合作亮点 |
康方生物 | 依沃西 | PD-1/CTLA-4 | 默克 | 13.5(含2亿首付) | 首个在美获批的中国双抗2024年获FDA批准用于胃癌二线治疗 |
三生制药 | 611 | CD20/CD3 | 辉瑞 | 8.0(首付+里程碑) | 采用“全球联合开发+利润分成”模式欧美市场由辉瑞主导 |
岸迈生物 | EMB-01 | EGFR/c-Met | 赛诺菲 | 6.8(含平台授权费) | 首次实现中国双抗技术平台对外输出 |
自建商业化能力成为新趋势。百济神州在欧美组建超500人的肿瘤销售团队其CD3/CD19双抗泽布替尼(与安进合作)2024年海外销售额达12亿美元;恒瑞医药在美国设立子公司推动PD-L1/TGF-β双抗SHR-1701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
突围挑战与破局策略
尽管进展显著中国双抗出海仍面临三重挑战:一是专利壁垒全球双抗核心专利超60%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Frost & Sullivan2025);二是生产工艺双抗纯化收率普遍低于单抗(平均30% vs 70%);三是支付谈判欧洲医保对“高价值创新药”定价敏感。
破局路径清晰可见:技术端加强平台型专利布局如药明生物的WuXiBody平台已申请全球专利120余项;临床端参与国际多中心试验(如康方生物依沃西纳入FDA“突破性疗法”缩短审批周期);生态端构建“研发+生产+商业化”出海生态药明巨诺在新加坡建立双抗生产基地年产能达2万升。
结语
在全球双抗市场爆发前夜中国药企正凭借“技术突围+生态共建”双轮驱动从“产品输出者”升级为“全球规则参与者”。随着更多双抗药物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有望在这一细分领域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
注:全球市场数据引自Grand View Research《双抗药物市场报告》(2024);中国研发数据引自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中国双抗研发白皮书》(2025);交易数据引自医药魔方《2023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