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栏目介绍: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征订信息: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高温防护指南:科学抵御热射病

时间:2025-07-31 17:06:47

盛夏时节,烈日炙烤下的高温不仅是体感的煎熬,更潜藏着威胁生命的健康风险。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热射病作为最凶险的高温急症之一,每年夺走大量生命。而中暑、脱水等看似普通的症状,若处理不当,可能迅速演变为不可逆的器官损伤。这场与高温的博弈中,科学防护是抵御“沉默杀手”的关键防线。

水分:被忽视的生命防线

当口渴信号出现时,身体已处于轻度脱水状态——这一生理特点让许多人不知不觉陷入危机。成年人每日需饮水1500-2000毫升,相当于4瓶标准矿泉水,但在高温环境下,每小时可能需补充1-2升水分。如同汽车发动机需要冷却液,人体在出汗散热时会同步流失电解质,此时稀释的补液盐比单纯喝水更能有效维持体液平衡。尤其对于老人和儿童,他们的口渴感知迟钝或调节能力弱,家人需像定时闹钟般提醒饮水,并可通过西瓜、黄瓜等高水分食物辅助补水。

时间与空间的防护艺术

阳光最毒辣的11:00-15:00时段,紫外线强度堪比正午时分的沙漠地表,此时户外活动无异于将自己置于天然烤箱中。训练或劳动应采用“分段式策略”:每工作30分钟转入阴凉处休息10分钟,模仿树木在烈日下的间歇性休眠。若必须外出,浅色透气衣物如同天然空调,能将体表温度降低2-3℃;而一顶宽檐草帽的遮阳效果,相当于为头部撑起一把紫外线过滤伞。值得注意的是,浑身大汗时直接冲冷水澡会触发血管痉挛,就像烧红的铁块突遇冰水,正确做法是擦干汗水后,用温水缓缓降温。

环境调控的微观战场

空调温度设定在26-28℃并非随意为之,这是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黄金平衡点。当室内外温差超过8℃时,血管会像过度拉伸的橡皮筋般频繁收缩扩张,极易引发热感冒。每小时开窗通风5分钟的动作,相当于给密闭空间做一次“肺部换气”,既能避免空调病,又能防止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的头晕乏力。特别要避免空调冷风直吹头部,这如同用冰锥刺激脑部神经,可能诱发偏头痛甚至面瘫。

高危人群的守护密码

慢性病患者、孕妇和肥胖者的体温调节系统如同超负荷运转的老旧电路,更易在高温下“短路”。对于这些人群,午睡不再是养生选择而是必要措施——研究显示,30分钟的午睡能让心血管系统获得相当于夜间睡眠70%的修复效果。若出现头晕恶心等先兆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颈部大动脉,这相当于为过热的身体安装临时散热片。值得警惕的是,热射病患者初期可能仅表现为注意力涣散,随后会像电脑死机般突然倒地,此时核心体温往往已超过40℃,必须争分夺秒送医。

在这场与高温的无声较量中,防护措施的本质是重建人体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从饮水的节奏到衣物的选择,从作息调整到空间管理,每个细节都是对抗热损伤的盾牌。记住,当气象台发布高温预警时,那不仅是天气提示,更是生命安全的红色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