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栏目介绍: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征订信息: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湖南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大改革
时间:2025-07-25 15:12:50
近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最新修订的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方案,此次改革涉及评审权限下放、评价标准优化、答辩流程调整等多项关键变革,被业内称为"十年来最大力度"的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新方案将于2023年度评审周期正式实施,预计影响全省8万余名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
评审权限:从"全省一盘棋"到"分级放权"
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当属评审权限的重大调整。以往湖南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采用省级集中评审模式,所有申报材料都需要送到省里统一评审。新方案将正高级职称评审权保留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副高级职称评审权则全面下放至各地市级卫生健康委。这种"省级管正高、地市管副高"的分级管理模式,类似于将"高考全省统一命题"改为"省市分级命题",既能保证标准统一性,又能兼顾地区差异性。据测算,权限下放后,副高职称评审周期可缩短30%以上,材料递送成本降低约60%。
加分政策:向基层倾斜的鲜明导向
在新的评价标准中,加分政策调整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大幅提高农村基层工作经历的权重,在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满5年者可直接获得15分加分,相当于多发3篇核心期刊论文的分数;二是科研成果实行"质量重于数量"的考核原则,取消单纯以论文数量计分的做法,改为按影响因子分层加分;三是增设省级以上奖励专项加分通道,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的主持人可获20分加分,相当于跳过学历门槛直接进入答辩环节。这种设计就像给职业发展道路设置了"快车道"和"超车带",让不同发展路径的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晋升通道。
答辩环节:从"走过场"到"动真格"
改革后的答辩流程出现质的飞跃。以往10-15分钟的程式化答辩延长至30分钟,其中个人陈述压缩至8分钟,重点强化22分钟的深度问答环节。新的答辩制度借鉴了研究生论文答辩的严谨模式,要求评审专家提前一周审阅材料,答辩时需针对申报者的薄弱环节提出3个以上专业问题。某三甲医院人事科长形容这种变化:"以前的答辩像速食面,现在则是小火慢炖的老火靓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护理系列申报者还需增加操作技能答辩环节,现场随机抽取1项专科护理操作进行演示讲解。
免考政策:开辟人才绿色通道
新方案首次建立了系统的免考政策体系。三类人员可享受免考待遇:一是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称号者;二是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且结题评价优秀者;三是疫情防控期间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突出贡献人员。这部分人员约占申报总量的5%,他们就像职称评审路上的"ETC通道",可以直达专家评审环节。但免考不等于降低标准,其材料将接受更为严格的形式审查和公示监督。
继续教育:学分制改为模块化考核
继续教育要求从单纯的学分积累转变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的达标制考核。基础模块包含医学伦理、法律法规等通识内容,专业模块则按专科设置差异化要求。这种改变类似于驾驶员必须同时通过科目一理论考试和科目二实操考试,确保专业人员既懂政策又精业务。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继续教育最低学时从72学时调整为60学时,但增加了在线学习不超过50%的限制,强调线下实践的不可替代性。
此次改革还配套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方案明确每三年将根据实施效果进行修订,就像手机系统的定期升级更新,确保政策始终与行业发展同步。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变化旨在打破"唯论文、唯学历、唯资历"的固有评价模式,建立更科学、更公平的人才评价体系。从长远看,这种改革不仅关乎个人职称晋升,更是优化全省医疗卫生人才结构的重要杠杆,其影响将逐渐显现于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和学科建设发展等多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