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栏目介绍: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征订信息: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夏季雨后防蚊三招

时间:2025-07-07 10:52:25

夏季雨后的湿热环境仿佛为蚊子开启了繁殖加速器,它们的活动频率显著提升。这种现象源于蚊子的生存特性——其生命周期的卵、幼虫、蛹三个阶段均需依赖水体完成,雨后形成的临时积水区(如水洼、容器积水)成为蚊子天然的“产房”。此时若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人类便成了蚊群集中觅食的目标。针对雨后防蚊需求,以下三招可系统性降低叮咬风险。

第一招:科学使用驱蚊喷雾,构建化学屏障

驱蚊喷雾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干扰蚊子的嗅觉感知,降低人体对它们的吸引力。使用时应优先选择含避蚊胺(DEET)或驱蚊酯(IR3535)等有效成分的产品,这类物质能形成长达4-8小时的保护膜。喷雾需均匀覆盖裸露皮肤,尤其脚踝、手腕等血管密集处,喷洒距离保持15-20厘米以确保成膜均匀。需注意避开眼口鼻等敏感部位,儿童使用时建议先喷于掌心再涂抹。对于长时间户外活动者,可搭配驱蚊手环形成双重防护,但需避免过度依赖化学制剂引发皮肤刺激。

第二招:物理隔绝搭建安全区,蚊帐安装有诀窍

蚊帐作为物理防蚊的终极防线,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防护效果。现代蚊帐多采用穹顶式支架结构,安装时需重点把控三个维度:空间布局需距离门窗1.5米以上,切断蚊子突袭路径;张力调节要做到“触而不陷”,即蚊帐轻触皮肤时仍保持弹性支撑,既防止蚊子钻入又保证睡眠舒适度;卫生维护方面,每周用含茶树精油的湿巾擦拭帐体,既能除菌又可释放驱蚊成分。进阶用法可搭配小吊扇形成局部气流,破坏蚊子的飞行稳定性。

第三招:环境治理断根源,积水清理要立体化

真正长效的防蚊策略需从生态系统入手。居民区积水治理需建立三级排查体系:优先处理直径大于5厘米的明水(如花盆托盘、废弃轮胎),这类水体24小时内即可吸引雌蚊产卵;其次关注隐蔽水体(如空调排水管、竹节切口),可用细沙填塞阻断积水可能;最后防范微观水膜,雨后及时翻倒庭院装饰物,用钢丝球疏通排水槽缝隙。社区层面可联合物业在排水系统投放苏云金杆菌生物制剂,这种靶向杀灭蚊幼虫的微生物制剂对生态环境零污染。

防蚊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微博弈,既要理解蚊子的生存逻辑,也要善用现代科技手段。当化学防护、物理隔绝与环境治理形成三维防护网,即便在蚊子最猖獗的雨季,也能守住属于人类的“无蚊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