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栏目介绍: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征订信息: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皮肤异常信号与高危人群防护指南
时间:2025-06-20 16:21:08
皮肤是人体最直观的健康“显示屏”,当它突然亮起异常信号时,往往预示着身体正在经历特殊挑战。以下针对六种典型皮肤变化进行深度解析,并结合五类高危人群特征给出专业防护建议。
一、红肿:身体拉响的红色警报
当皮肤呈现边界清晰的红斑或弥漫性发红时,常暗示着免疫系统正与入侵者激烈交战。这种反应可能源于蚊虫叮咬引发的局部炎症,也可能由过敏原触发的组胺风暴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若在足部出现持续性红肿,需警惕糖尿病足前兆。建议采用“三步观察法”:测量红肿范围是否每日扩散超过1厘米;触摸是否有波动感;观察是否伴随体温升高。
二、瘙痒:皮肤发出的加密电报
夜间加重的瘙痒感如同皮肤在发送SOS信号,可能对应着三种密码破译方向:①干燥型瘙痒多呈现细碎鳞屑,常见于暖气房久居人群;②胆汁淤积引发的瘙痒常从掌心脚心开始蔓延,孕妇群体需特别注意;③神经性瘙痒则可能沿着特定神经走向分布,呈现针刺样痛感。建议采用“冰镇止痒法”:将矿泉水冷冻至微结晶状态,用纱布包裹后在患处滚动降温。
三、脱皮:角质层的无声抗议
皮肤表层出现雪花状脱屑时,提示着屏障功能受损。冬季空调房环境可使角质层含水量从正常15%骤降至5%以下,相当于让皮肤经历“撒哈拉式脱水”。特殊注意的是,指尖月牙区脱皮伴随甲床分离,可能预示着微量元素锌的缺乏。建议实施“三层保湿策略”: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乳液,叠加凡士林形成封闭膜,最后穿戴纯棉护具防止摩擦。
四、高危人群防护指南
1.婴幼儿群体:皮肤厚度仅成人1/3,建议每日进行“皮肤褶皱巡检”,重点关注颈部、腹股沟等易积汗部位,选择PH值5.5的弱酸性洗护产品。
2.妊娠期女性:激素波动使黑色素细胞敏感度提升300%,建议外出时采用“ABC防晒原则”(避晒、Block硬防晒、Cream防晒霜)。
3.银发族:皮脂腺分泌量减少70%后,可尝试“橄榄油面膜法”——温水洁面后薄涂特级初榨橄榄油,20分钟后用热毛巾按压吸收。
4.过敏体质者:建立“过敏日记”,记录接触可疑物质后48小时内的皮肤反应,使用排除法锁定致敏源。
5.慢性病患者:糖尿病群体建议每周进行“足部三色检查”(观察颜色、测试温度、评估感觉),肝病患者需定期检测胆红素水平。
五、信号升级的警戒线
当皮肤改变呈现“3-7-15定律”——3天内快速进展、7天未缓解、15天反复发作时,务必启动医疗干预。特别是出现“红热痛”三联征(红肿、灼热、压痛)或“蜘蛛网样”皮疹扩散模式,可能提示着严重感染或系统性疾病的皮肤表征。
日常防护可借鉴“皮肤健康金字塔”:底层保障每日2000ml饮水量和ω-3脂肪酸摄入,中层维持22-24℃环境温湿度,顶层实施个性化护肤方案。记住,皮肤不会说谎,它正用独特语言诉说着身体的真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