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栏目介绍: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征订信息: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医闹风波:术后并发症引发的暴力冲突

时间:2025-06-20 10:45:36

2025年6月6日下午三时许,医院急诊科走廊回荡着急促的呼叫铃。原本用于紧急救治的绿色通道,此刻却挤满了情绪激动的患者家属,护士站前台的病历本散落一地,心电监护仪的导联线如被扯断的琴弦般垂落。这场因术后并发症引发的医闹风波,在初夏的闷热中持续发酵。

导火索:术后并发症引发家属不满

据院方手术记录显示,63岁患者张某接受胆囊切除术后次日出现低热症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至13.5×10⁹/L(正常值为4-10×10⁹/L)。主治医师李平解释这是"术后常见应激反应",建议继续观察。这个专业判断在患者家属眼中却成为"不负责任"的证据——犹如在干燥的草原上擦亮火柴,家属的焦虑情绪瞬间被点燃。

冲突升级:三小时的情绪失控现场

6日下午两点,患者体温升至38.5℃。家属代表张某某(患者长子)带十余人冲进医生办公室,要求"必须给个说法"。监控画面显示,人群如潮水般涌入狭小空间,主治医师被逼至墙角。护理部主任王芳回忆:"他们像被困在暴雨中的行人,把焦虑转化成语言暴力。"辱骂声浪中,护士长的眼镜被甩飞,重重撞在墙上,镜片裂痕如蛛网般蔓延。

暴力爆发:保安筑起人墙防线

当患者侄子将病历夹砸向医疗设备时,警报声如同发令枪响。医院安保主管赵强带领12人组成的防暴小队进场,这些每周接受特训的保安如同移动的隔离带,将失控人群分隔成三个区域。统计显示,冲突造成3台心电监护仪、2辆急救推车受损,经济损失约8.5万元——相当于这家三甲医院急诊科三天的耗材支出。

执法介入:警方带走五人调查

辖区派出所17:20分接警,四辆警车闪着红蓝光划破黄昏。民警到场后,现场如同被按下暂停键的闹剧。执法记录仪显示,民警采用"三点定位法"问询:涉事者、目击者、监控视频三线印证。目前5名主要涉事人员被带走调查,他们的手机相册里存着近200张现场照片,这些都将成为关键证据。

医疗暗礁:并发症发生率之困

肝胆外科主任周明翻开厚重的统计台账:"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2.8%,这个数字放在全国医疗系统都是优秀水平。"但公众认知常存在偏差,就像人们总认为飞机失事率高于实际数据。医院公示栏显示,该院年均开展胆囊手术1500例,按此概率计算每年约42例可能出现并发症——这个数字放在整个医疗体系里,不过如同大海中的几粒细沙。

应急机制:危机中的系统响应

当辱骂声穿透走廊时,医院的"五级应急响应"程序已悄然启动。行政楼三层的应急指挥中心里,六块监控屏幕实时切换不同视角。医务科主任杨莉按下绿色按钮,全院广播系统开始循环播放"请保持就医秩序"的提示。这种机制如同精密的瑞士钟表,每个齿轮都对应着特定预案,从语言冲突到肢体暴力共有12种处置流程。

行业镜鉴:从个案看系统漏洞

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专家指出,此次事件暴露出医患沟通的"三秒断层":医生用3秒钟说专业术语,患者需要3分钟消化理解。建议推广"双轨告知制",即医疗文书与白话解读同步送达。数据显示,采用该制度的医院,医闹发生率下降37%,就像在湍急的河流中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夜幕降临时,急诊科的日光灯重新亮起。保洁人员擦去地砖上的脚印,护士们默默整理被掀翻的药品车。玻璃窗外,警车的尾灯在雨中渐渐模糊。这场风波留下的不仅是破损的医疗设备,更在行业安全防护网上撕开一道需要共同修补的裂缝。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涉事家属或将面临治安管理处罚,而医院方面,则连夜召开会议商讨升级医患沟通方案——在维护医疗秩序的道路上,每个环节都在寻找着安全与温情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