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栏目介绍: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征订信息: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急性单纯外伤性腰腿痛
时间:2024-12-05 14:04:15
急性单纯外伤性腰腿痛主要是脊柱的韧带和骨骼等损伤,肌肉受累者甚少。比较轻微的椎体挤压骨折或关节突骨折,常因外伤较轻或症状不明显而被忽略,后遗慢性腰腿痛。百分以上的急性单纯外伤性脊椎病性腰腿痛,发生于腰骶的骶髂关节,其病变有时单发于一处,有时两处同时发生。因此单纯外伤性脊椎病腰腿痛又可分为,腰骶关节损伤;骶髂关节损伤;及腰骶与骶髂关节合并损伤等三种腰腿痛。
治疗措施
如扭伤较重,检查时发现关节突等小骨折时,应按骨折治疗。
如果仅仅为肌腱或韧带的撕裂,需卧床休息3~6周。因韧带和其他软组织的修复,血肿的消散或吸收,肌肉韧带功能的恢复,需时3~6周,故在这段时间之内不宜行剧烈的推拿按摩,但可行适当的理疗以助恢复。
基础概念
腰骶关节为人体直立体脊椎结构的枢纽,为活动性腰椎转变为固定性骶椎,前突腰椎转变为后突骶椎的过渡地区。躯干动力通过骶髂关节及髂骨转移到下肢的桥梁。因而腰骶部受外力的影响也比其他部位为大。为了对抗这种不良影响,维持腰骶关节的稳定性,该部有许多深浅不同,位置各异的韧带,如前纵和后纵韧带,关节囊,腰骶和骶髂韧带,棘上和棘间韧带,黄韧带等,这些韧带受到重力冲击或外力,可能发生扭伤或撕裂,甚至发生关节突骨折。
患病原因
腰骶关节的活动,主要是前屈、后伸和侧弯,旋转活动较少。第五腰椎下关节突和第一骶椎上关节突的方向各不相同,有的与人体的矢状面平行,所以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都比较灵活。有的和人体的额状面相平行,因而脊柱的侧弯和旋转,就受到一定限制,有的人两侧关节不对称,因而使两侧活动方向和范围不协调,这也是腰骶关节容易发生扭伤的原因之一。
当人体弯腰持重时,背伸肌和臀大肌大力收缩仍不能应付外力时,一部分外力可能被传达到腰骶关节的韧带,引起韧带扭伤或撕裂,甚而传达至关节造成关节突骨折。由侧面或斜面来的外力多不被吸收而传达到骶髂关节和下肢关节,也可引起韧带的扭伤或撕裂。
骶髂关节面呈耳形,凸凹不平,由1、2、3骶椎和髂骨组成。骨椎上大下小,前宽后窄,使其不能向下向后移位,但有向前,旋转或侧向移位的趋势。全靠坚强的骶髂韧带,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等予以稳定,防止骶椎向盆腔内移位。这些韧带方向不一,长短不齐,交错复杂,外加骶髂关节面凹凸不平,呈稍有移位即造成骶髂关节面的不相适应,部分韧带扭伤或撕裂,引起明显的腰腿疼痛。
怀孕末期由于内分泌失常的影响,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松弛,可减弱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引起腰腿痛。长期卧床,体质衰弱,全麻或腰麻后,也可使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松弛,引起腰腿痛。旋转,斜面或侧面的外力加于人体,必须通过骶髂关节才能传至下肢,如这种外力不能被缓冲或吸收,骶髂关节就有被扭伤的可能。由于外力方向和性质很复杂。在一个病人身上可同时扭伤腰骶和骶髂关节,这一点在诊断时必须予以注意。
临床表现
(一)自发性腰腿痛 患者于扭伤时突然感到腰背疼痛,剧烈锐痛,限局性明显,可明显指出疼痛部位,便于诊断。也有时扭伤后感到一种干脆的响声或撕裂感,随即疼痛减轻。或扭伤时疼痛并不明显,待休息后或次日起床时才感腰疼加重。腰部发板,行动困难,腰背肌痉挛,甚而向大腿后部放射引起腿疼。
(二)局部压痛 扭伤早期多数病人有局限压痛点,可协助诊断。也有时由于梨状肌痉挛挤压坐骨神经干,压痛点在坐骨大切迹坐骨神经出口处。
(三)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 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的部位,多为臀部、大腿后部、大腿根部前内侧等,股后皮神经与坐骨神经分布区。该神经发生疼痛的原因有三:
1.腰骶和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等软组织,为4、5腰神经和骶神经后股所支配,其前股则组成坐骨神经和股后皮神经,因此常发生反射性神经痛。
2.坐骨神经和股后皮神经束,紧贴骶髂关节和梨状肌的前侧,当该部韧带因扭伤而出血,水肿时则直接刺激该神经,引起放射性神经痛。如梨状肌发生痉挛,也压迫坐骨神经干,引起放射性神经痛,并于坐骨切迹处有局限性压痛。
3.如扭伤后椎间孔周围的软组织发生肿胀,则坐骨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直接被挤压,引起放射性坐骨神经痛。
(四)背伸肌或臀大肌痉挛 许多患者扭伤后出现一侧或两侧背伸肌或臀大肌痉挛。患者直立或弯腰时尤为显著,俯卧后可以缓解。检查压痛点时肌痉挛立即恢复,此点有助于诊断。
(五)脊柱侧凸 半数以上的病人有脊柱侧凸,程度不等,侧凸的方向与韧带的扭伤、撕裂以及神经的刺激和压迫有关。侧凸是为了减轻扭伤或撕裂韧带的疼痛,和减轻神经刺激或压迫症状。侧凸的有无、方向和程度,可随神经和韧带病理变化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