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栏目介绍: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征订信息: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脑膨出

时间:2024-12-04 17:19:11

脑膨出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多数脑膨出病例是散发的,只有少数病人有家族史。其余因素如营养、叶酸缺乏以及孕妇体温升高等对发病的影响还不清楚,原因是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不易获得合适的流行病学资料。

(二)发病机制

胚胎学证明人类胚胎在宫内发育到第4~6周时,原始神经管在中线闭合。如果原始神经管闭合不全将发生脑膨出。颅部的神经管闭合不全,除影响颅骨、脑膜形成缺陷外,常伴有脑的发育异常,如脑积水、小脑畸形、胼胝体发育不良等。由于大多数脑膨出包含有发育成熟的神经组织,如脑皮质或小脑,两者都是在神经管闭合后形成的,因此推测脑膨出发生与其表面间充质组织发育异常有关,后者造成颅骨缺损,一般发生在胚胎8~12周。不伴脑膨出的头皮或颅骨先天性缺损,则可能发生在更晚的时期。

脑膨出的症状

1.局部症状 一般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囊性膨出包块,如位于鼻根部多为扁平状包块,其大小各异,大者近似儿头,小者直径可几厘米,有的生后即较大,有的逐渐长大。覆盖之软组织,厚薄程度相差悬殊,个别者可薄而透明甚至破溃漏脑脊液而发生反复感染,导致化脓性脑膜炎。厚者软组织丰满,触之软而有弹性感,有的表面似有瘢痕状而较硬。其基底部可为细的蒂状或为广阔基底。有的可触及骨缺损的边缘。囊性包块一般较软而有弹性,触压时可有波动感及颅压增高,当患儿哭闹时包块增大而张力增高。透光试验阳性,在脑膜脑膨出时有可能见到膨出的脑组织阴影。

2.神经系统症状 轻者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重者与发生的部位及受损的程度有关,可表现智力低下,抽搐及不同程度的瘫痪,腱反射亢进,不恒定的病理反射。如发生在鼻根部时,可一侧或双侧嗅觉丧失,如膨出突入眶内,可有Ⅱ、Ⅲ、Ⅳ、Ⅵ脑神经及第Ⅴ脑神经的第一支受累。如发生在枕部的脑膜脑膨出,可有皮质性的视觉障碍及小脑受损的表现。

3.邻近器官的受压表现 膨出位于鼻根部者,常引起颜面畸形,鼻根扁宽,眼距加大,眶腔变小,有时眼睛呈三角形,双眼球被挤向外侧,可累及泪腺致泪囊炎。突入鼻腔可影响呼吸或侧卧时才呼吸通畅。膨出突入眶内时,可致眼球突出及移位,眶腔增大。膨出发生在不同部位,可有头形的不同改变,如枕部巨大膨出,由于长期侧卧位导致头的前后径明显加大而成舟状头。有时局部可有毛发异常。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肿物的部位、性质、外观,透光试验阳性,一般做出正确诊断并不难。

脑膨出的诊断

脑膨出的检查化验

无特殊表现。

1.CT 不仅可显示颅骨缺损的形态,亦能显示膨出的软组织中是否含有脑脊液或脑组织,如合并脑膜脑膨出则可见与脑同样密度的表现,可见脑室的大小、移位、变形等。对颅顶前半部脑膨出者,CT检查,特别是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对于决定是否需要颅面重建以及选择重建方法很有帮助,对颅底脑膨出者,冠状CT扫描显示更好。

2.磁共振(MRI) 可见到颅骨缺损及由此膨出的脑脊液、脑组织、脑血管及硬脑膜组织信号的肿物。对颅骨缺损的分辨不如CT清晰,但对膨出的内容物分辨率较高。

3.如需要了解血供情况,可选择磁共振血管造影。

4.头颅平片可以发现裂孔的大小、范围。

5.在修复颅后部脑膨出后,颅脑超声是追踪脑室大小、有无脑积水形成的有效手段。一旦有脑积水形成则需行脑脊液分流手术。

脑膨出的鉴别诊断

顶枕部脑膜脑膨出主要与头皮良性肿块和颅周窦鉴别。头皮良性肿块通常不在中线,哭闹时肿块无改变,X线平片或CT可见肿块位于颅骨外,颅骨无缺损。颅周窦或血管瘤与颅内静脉窦交通,随头部位置的改变肿块大小变化明显,穿刺可抽到血 液,注入造影剂 可能使颅内静脉窦显影。

颅底脑膜脑膨出应与鼻息肉和鼻咽部肿瘤鉴别,尤其是儿童患者在行鼻咽部穿刺活检前,应考虑到脑膜脑膨出存在的可能性,以避免发生脑脊液漏及并发颅内感染。

脑膨出的并发症

如果进行手术治疗,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
1.局部积液 如果脑脊液吸收障碍,液体会积聚在修补部位,影响切口愈合。可以通过间歇性抽液、加压包扎来控制。
2.脑积水 表现为患儿头围增大、前囟饱满,经颅超声检查可见脑室进行性扩大,此时可以放置脑室腹腔分流进行治疗。如果在脑脊液通路上发生感染,必须先给患儿放置脑室外引流,待伤口愈合、感染治愈后,再行脑积水分流手术。虽然脑膜脑膨出中脑积水的发生率远高于脑膜膨出,但两者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是相同的。
3.癫痫 癫痫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的关系比与脑膨出修补的关系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