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栏目介绍: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征订信息: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文献综述中“述”与“评”有机融合的三种架构

时间:2024-05-22 10:22:53

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述”(文献梳理)与“评”(文献批评)两大核心环节。这两部分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递进关系:文献梳理主要负责展现当前研究的整体状况,而文献批评则是为了揭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为研究者推导出自己独特的研究问题提供有力支撑。然而,在众多学术论文中,我们常常发现,作者在泛泛地概述了相关文献后,仅仅通过简单的“……研究较少”等表述来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却未能详尽地指出前人研究的缺陷或具体问题所在。这种做法导致了文献梳理与文献批评之间的脱节,无法形成层层深入的逻辑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文的严谨性。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结合C刊论文,提炼出以下三种能够使文献梳理与文献批评相互交织、递进深化的写作策略,以供广大学者参考。


一、从国外研究转向国内研究


在进行国外到国内的文献综述时,一种常见的框架是先介绍国外的主流研究观点,然后逐步深入到国内的前沿研究。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论文往往忽视了指出国外研究的不足这一关键环节,导致国外和国内的研究现状之间显得略显割裂。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建议在详细阐述国外主流研究观点之后,明确指出这些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或具体问题。进而自然过渡到国内的前沿研究观点,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最终推导出自己的研究思路。


以《房地产市场会压垮中国吗——房地产市场、货币市场波动和经济波动动态关系研究》一文为例,作者聚焦于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文献综述部分,作者首先强调了研究房地产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机制的重要性,并系统梳理了西方理论界在此方面的三个主流观点。紧接着,作者对这些观点进行了中肯的批评,指出尽管西方的相关研究体系已较为成熟,但直接应用于中国时仍缺乏实际可行的政策参考价值,这主要是由于中西方在房地产市场、货币和金融市场等实际情况上的差异。通过对西方研究的批判性分析,作者顺利地将焦点转向国内研究,并详细梳理了国内学者在此领域的前沿观点。最后,作者通过揭示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成功推导出了“房地产影响经济波动”这一问题仍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二、由经典理论迈向前沿研究


另一种常见的文献综述框架是从经典理论出发,逐步过渡到前沿研究。然而,许多论文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只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罗列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缺乏深入的递进逻辑。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建议从当前的现实情况出发,首先介绍经典理论如何解释这些现象,然后深入剖析经典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前沿研究观点,并最终通过指出前沿研究的不足来推导出自己的研究思路。


以《“变老”是否会阻碍“变富”——基于OLG模型的理论与经验实证》一文为例,作者探讨了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引言部分,作者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史来设置研究背景,并指出传统人口经济学框架在解释某些现象时的局限性。随后,作者深入分析了传统观点与现实背离的原因,并强调了微观基础调整在老龄化进程中的重要性。通过这一分析,作者自然地引出了学界在人口老龄化分析框架方面的前沿研究。在梳理了这些前沿观点后,作者进一步指出了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特别是经验实证的缺乏,并据此推导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三、从次相关研究逐步深入到直接相关研究


在追求研究全面性的过程中,许多作者在文献综述部分会涉及大量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这些文献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次相关文献和直接相关文献。然而,在梳理这些文献时,很多作者未能明确交代两者之间的联系,导致内容缺乏递进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在梳理次相关文献观点时,首先阐明这些文献与本研究之间的关联性,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然后,进一步梳理与本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并深入剖析其不足之处,从而推导出本研究将如何进行深入探讨。


例如,在《消费能使我们幸福吗》一文中,作者专注于探讨“消费对幸福的影响”。在文献综述部分,作者首先阐述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并梳理了“收入-幸福悖论”相关的文献观点。在过渡到“消费与幸福的关系”时,作者巧妙地利用过渡句指出了前述文献的不足,并通过引用重要学者的观点来强调研究消费如何影响幸福感的重要性。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体现了作者研究的价值所在,也有效地将次相关文献和直接相关文献进行了有机衔接和深入递进。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了三种能够使文献梳理与文献批评相互交织、递进深化的写作策略:从国外研究转向国内研究、由经典理论迈向前沿研究以及从次相关研究逐步深入到直接相关研究。这些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写作者更加灵活地安排论文中的文献综述框架布局,还能够激发创新思维,探索出更适合自己的文献综述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