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发展历程:《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栏目介绍: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征订信息: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23-07-06 10:54:41
1 运动生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轻视实验
当前高校体育院系学生普遍存在对实验课不重视的观念,产生这种不正确观念的原因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一是与体育院系自身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有关,在实验室的资金投入上,长期处于欠账状态,导致实验仪器设备年久失修,设备老化严重,仪器的更新率低,有些实验室十年内没有现代化的新仪器设备采购计划。有些体育院系为了培养研究生和博士生,也采购了一些比较先进和昂贵的仪器设备,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这些仪器设备并未对本科生开放。于是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是新的选的仪器设备未物尽其用;另一方面实验教师只能以陈旧落后的仪器设备来开展实验教学,发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对学生的实验兴趣也有很大的打击。二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包括体育院系领导在内,认为专业术课才是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要方面,对理论课,包括实验课比较轻视,认为学好专业术课就行了,对理论课的学习不重视,更别提附属于理论课的实验课了。
1.2 课时安排不合理
按当前我国高校体育院系的实验教学计划,运动生理学实验课一般为18-24学时,且在总课表上并未作出具体的安排,只在实验教学分课表上有所安排,这对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不利。一方面不利于集中开展实验教学。目前我国高校体育院系普遍实行的是学分制管理,提倡学生进行选课以修满学分,这管理模式虽然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但学生的流动性也很大,出现学生不能到齐实验课堂的情况,使教师很难进行全体学生的实验教学。二是当前单班实验教学的学生人数不合理。当前很多体育院系的单班人数达60人以上,而实验教学计划在9-12个实验,即每位教师每2个学时内要完成60位学生的生理实验指导任务,这明显与实验教学的实际和规律不符。
1.3 实验内容设置不合理
在传统的运动生理实验内容安排中,验证性实验主导地位,绝大多数实验为验证性,如血红蛋白的测定、最大摄氧量的测定等,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占的比例太低,而创新性实验接近于无,这对我国提倡的.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不利。验证实验的实验效果几乎与演示实验等同,不但实验的主要内容陈旧单调,且实验的方法也较呆板。学生每次做实验时,不管实验内容有多少,实验时间都为2课时,进行实验时学生和老师基本上按部就班地获取实验数据,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是主动的,而是基本上按教师的布置在进行,能应付已经不错,不用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了。
2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2.1 高校体育院系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视
首先,高校体育院系主管部门应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行动上应向学校争取实验教学专项资金的投入,每年或每隔三五年应采购新的仪器设备,淘汰旧的仪器设备,以使实验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其次,各体育高校的实践教学主管部门应考虑将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设为独立授课的可行性。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是依理论课的陪衬,自然降低了其重要性,但事实上理论和实验课不能作为依附关系而存在,因为二者皆为培养合格全面的体育人才服务,都是体育教育中重要的环节,两者相辅且相成,各有各的侧重点。最后,高校教学主管部门应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选修课程安排时间集中上课,并以小班授课为主,以避免因学生选课较多而带来的人数不齐现象,顺利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并取得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2.2 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首先应增加三性实验(综合、设计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在实验中不能只有验证性实验一统天下,不能只是简单重复前人实验成果,应体现实验教学的创新性和综合性,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以响应国家提倡的创新性教育,这样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真正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应大量减少验证性实验,使实验类型的比例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结构,将理论课中的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地安排在验证性实验中,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要密切注意国内外运动生理学实验发展的走向,吸收国外最新的实验教学成果,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的实验教学中,对新兴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仪器设备要进行介绍和学习,使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不断完善和现代化,以提高学生对运动生理学实验的兴趣,进而提高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力。
2.3 优化实验教学队伍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首先应选好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应由高学历和高水平的人担任,最好是实验教学和学科带头人,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比较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其次应选拔优秀青年教师人事实验教学工作,制订有关人才引进政策,引入年轻的高学历人才加入实验教学队伍,以更新实验教学队伍,使实验教学队伍更具年轻活力,使实验教学内容和手段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同时也培养了新的实验教师队伍,为其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最后是应努力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随着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实验教学模式的改进,对实验教师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很有必要,实验教师除自学外,还应积极到先进兄弟院系观摩学习或进修。
运动生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是个系统的庞大工程,牵涉面很广,这不但要实践教学主管部门引起重视,还需教师转化教学观念,也需学生的积极配合,更需要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提倡,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帮扶,只有认识上到位,行动上落实,各种关系理顺,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才能顺利向前推进。